前不久,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、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发文宣布,首批海尔三筒懒人洗衣机下线交付。今年3月,上海举行的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(AWE2025)现场,海尔旗下Leader发布了这一行业首创产品。产品首发当日,就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,并顺势冲上热搜榜。预售短短一周,销量就超过了8.8万台。在颠覆式创新的市场环境下,海尔成功捕捉分类洗衣的市场需求,为年轻人打造出真正的“0手洗”方案。这是一家鲁企的首发,也是山东“玩转”首发经济的一个缩影。2025年,提振消费成为“头等大事”。如何解锁提振消费新动力?有一个高频热词值得关注——首发经济。从中央层面来看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,“积极推进首发经济”;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,“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冰雪经济、银发经济”。就山东来说,今年1月,“培育壮大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健康服务”,被写入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;2月,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,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首发经济。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连贯动作,足见首发经济之重要。
什么是首发经济?与更早提出的“首店经济”概念不同的是,首发经济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拓展和深化。从企业全新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、首次展出,到首家销售门店的落地、首个研发中心的设立,首发经济,覆盖产业链发展的全过程。为什么小米汽车发布会能吸引全网关注?为什么瑞幸与茅台的联名首日销售额就能破亿?为什么3A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能引发世界瞩目?为什么很多明星的巡回首演动辄一票难求?其实,这些问题的答案,就藏在首发经济的魅力中。首店、首款、首演、首展……无论以哪种形式呈现,不可否认的是,首发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了。首发经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?网友的比喻很贴切,“三块钱的可乐,第一口值两块九。”首发,字面上看是“率先发布”,本质上却是“率先满足”。要看到,首发经济的精髓就在一个“首”字上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首发的概念很接近“专利”,追求的是“从0到1”的突破性创新。Z世代是首发经济的主要受众。通过将技术创新、稀缺体验与消费心理结合,首发经济形成了一套高效率的价值传递机制,吸引追求潮流的消费者,满足其对前沿科技或生活方式的探索欲。与此同时,年轻人不仅喜欢品尝“第一口可乐”,更乐于分享“第一口可乐”的“口感”。首发经济所带来的打卡、消费行为,不仅满足了他们对个性化事物的追求,也满足其社交分享的需求,以此获得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,进而使首发经济演化为一种“社交货币”。比如,坐落于济南泉城路的贵和购物中心,去年夏天推出的“你好,夏日——潮色之城”原创主题展,就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、体验。另一方面,首发不仅仅是产品的亮相,更是企业实力与前瞻视野的综合体现,由此引发的行业技术迭代、供应链创新和产业升级,更应该值得注意。精准的市场卡位,往往能够塑造强大的品牌势能。有时候,一些看似微小的改变,却往往能够精准触达市场痛点,比如懒人洗衣机,让技术落地成为生活里的“隐形帮手”。而基于这样精准洞察而成的“微创新”,会不会引发一场家电行业的革命?我们对此充满期待。当“首”成为一种仪式,“新”变成一个热点,首发经济顺应消费扩容升级趋势,驱动供给端转型升级,自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。
山东经济版图上,青岛和济南是当之无愧的“首发之城”。看青岛,这座“北方消费第二城”,依托强大的消费力,吸引了众多品牌落地布局。2024年,新引入80余家品牌首店,其中不乏京东MALL、山姆等重量级山东首店,共同释放出强大的消费拉动力量。看济南,银座集团引进的EX未来科技馆,打造出充满未来感的科技盛宴;在恒隆广场首展的《走进梵高》,则利用数字科技重构经典,一系列首展、首秀,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。客观地讲,城市能级越高、综合实力越强,拼“首发”就越有底气和优势。但是,认为首发经济只能是大城市的专属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观念一变天地宽。在山东,新点子、新创意不断,因地制宜的思路一旦打开,首发经济的出路也便多了起来。比如,“新瓶装旧酒”,“老字号”也能焕发新生机。即墨老酒推出的易拉罐装“十年陈”,底部自带自加热装置,让一壶温酒触手可及;“好客山东·齐鲁1号”旅游列车开行,形成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要素闭环,绿皮车摇身一变成为旅游目的地。比如,在选址上别出心裁,“小地方”也有“大动作”。在青岛胶东机场航站楼外的安检区,卡乐星火烤汉堡北方首店落成,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专程驱车打卡;在莒国古城景区,禾润中央厨房依托数智物流中心之便,打造了“八碟一刻”餐饮首店,极大方便了群众生活。比如,借助硬核科技,体育界的作品同样惊艳。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,一块加了“智能芯片”的柔道垫,让泰山体育声名鹊起;今年年初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,歌尔携超轻AI+显示眼镜等多领域技术解决方案亮相,让世界看到了“山东智造”。在“首”上加码给力,于“首”中挖潜育新,不断提升首发能级,山东,一个低调务实的经济大省,正稳步迈向首发经济新高地。
展望未来,山东只有以“新”为笔,让“首”成为常态,让创新不止于一场发布会,让流量不止于一时热闹,才能将首发经济玩出新花样。创造新供给,打造“山东好品”首发矩阵。从2022年至今,山东已有三批427个“好品山东”品牌相继推出,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。随着“好品山东”运营体系不断完善,以此为依托,构建起首发经济全链条生态发展培养支撑,成为一种可能。企业是首发经济的主体。作为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,山东235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,居全国首位,各个市都拥有自己的优势产业,比如青岛的智能家电产业、潍坊的元宇宙产业等,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,为首发经济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。在16市设立“首发经济创新实验室”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同时注重跨界合作,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,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,通过品牌创新、业态模式创新等,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多样化、个性化需求的首发产品和服务。打造新场景,构建全域首发空间网络。在成都,春熙路商圈聚集了各类品牌首店600余家,2024年客流量已突破2亿人次。可见,城市地标作为一个场景,在首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支持济南、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打造首发经济集聚区,就要在青岛奥帆中心、海信广场,济南万象城、泉城路等区域打造“全球首发地标”,吸引国际品牌落地。而县域依托特色载体,亦可形成“反向突围”。比如,菏泽可围绕牡丹产业,打造“国潮美妆首秀基地”;临沂可依托物流优势,建设跨境电商新品首发中心。提升“首发+展会”国际声量,实施知名品牌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。一方面,要通过举办首发博览会等活动,鼓励知名品牌在山东举办新品首发。另一方面,也要借助展会推动本土品牌在海外、省外首发新品、开出首店,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。谋划新举措,完善护航创新制度体系。政府部门要为产品首发解决“如何推介”的问题,比如,为办好2024年CHINAFIT健身大会,宁津县政府摸排本地企业情况,一对一邀请客商,由此121家企业发布近300款新产品,交易额超4.1亿元。要整合财政补贴、审批绿色通道等政策,建立首发经济政策工具箱。比如,开通首店申报直通服务,对品牌入驻和开业进程中所涉及的项目选址、登记注册等高频事项实行集成办理。再比如,制定引进品牌首店奖励政策实施细则,鼓励商业综合体和街区运营管理机构引进餐饮、零售业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。要建设全链条服务平台,强化首发经济配套服务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,满足首发经济项目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。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,鼓励成立区域首发经济发展联盟,支持公证认证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产业园区,严厉打击“山寨首发”行为。首发经济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。当“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”遇见“首发山东”,这场关于消费未来的探索,既需要政府“搭台”的智慧,也需要企业“唱戏”的魄力,更需要全民“共舞”的热情。唯有如此,山东方能在这场消费革命的浪潮中,既守住“经济大省”的根基,更闯出“创新强省”的气象。